站群导航

经开区教育局

中学

小学

幼儿园

手机版
综合办公
您的位置: 首页 >中学部>教学工作>青年教师培养材料>详细内容

吴呈玉第9周青蓝工程教学指导表

来源: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http://www.djxx.com.cn:9090/ 发布时间:2011-10-27 12:38:11 浏览次数: 【字体:

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中学部

“青蓝工程”教学指导记录表

2011-2012学年度 学期 姓名 吴呈玉 学科 语文

周次

日期

2011.10.26

指导教师

李艳霞

教学目标

(一)体会文中父母“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
(二)理解“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特点。
(三)初步学习以对话方式表述的作用。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体会文中父母“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
难点:对话方式表述的作用。

一、预习检测

褴褛 吩咐 酬谢 失魂落魄

二、导入
1
、作者简介
川端康成,日本现、当代小说家。出生在大阪。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
2
、导语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柯罗里)“母亲的心是儿女的教室。”(比彻)……引入《父母的心》一文。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学生讨论、交流。
这篇小说共19自然段,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6),破题。写穷富两家同在一艘轮船上,形成鲜明的对照,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人物关系。
第二部分(7-10),故事的开端。写高贵的妇女想领养穷人的一个孩子。

第三部分(11-13),故事的发展。写穷男人和他的妻子三次换送子女给富太太的经过。
第四部分(14-18),高潮部分。上面三次送子换子已为矛盾冲突蓄足了势,这最后一次是要索回女儿,人物的矛盾冲突已发展到了顶点。
第五部分(19),小说的结局。一家六口终于团聚了。
四、探究
课文如果一开头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现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不能。因为父母总是这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当有人开出优越的条件时,贫穷父母是不能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如果一开始就加以拒绝,就显得不真实,不自然,也不能充分表达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的好处是:符合生活的真实;能把贫穷父母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惟其如此,才能使作品产生艺术感染力,打动读者的心。
五、语言训练
(一)仔细体味课文中所写的“当爹妈的心”,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用一两句话写出“那位父亲”和他的妻子的心理。
1
财主夫人要求送一个孩子给她时? 2、送走长子时?
3
、用次子换回长子时? 4、用女儿换回次子时?
5
、要回女儿时?
六、句段理解
(二)那男人才哭着说:“本来不应该……。把那么无知的孩子给人家,连我自己都觉得当爹妈的冷酷无情。你给的钱我们如数奉还,请把女儿给我们吧。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女儿一家六口人而死在一起好。”
理解:这是一个父亲的肺腑之言,也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声,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土窝。”托.富勒说:“孩子是穷人的财富。”(《箴言集》)苏霍姆林斯基说:“爱孩子--这是作为能够影响他人精神世界的教育者的灵魂。”(《名人名言录》)这几句话点出了本文的中心。
(三)该是父母和儿子分手的时候了,这对父母眼含热泪,难割难舍地走出了舱房。……那位父亲牵着五岁的儿子的手,无精打采地走进那财主太太的客舱。
……
……这回两口子一起来到那位财主夫人的舱房。他们一见财主夫人什么也说不出来,竟然痛哭失声。
理解:为生活所迫而卖亲骨肉,其痛苦自不待言。怎么避免雷同的表达效果呢?作者三次调换分别用”眼含热泪、难割难舍”“无精打采”“痛哭失声”描述,痛苦逐渐加深,我们不难从中感到父母情感的震荡,从情节上说,又为“有钱妇人”最终放弃了收养作了铺垫。
七、积累
收集反映父母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学生互相交流。
八、小结
1
、中心意思
本文通过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2
、写作特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浓浓的爱心中隐含着淡淡的哀怨。
九、结构图解
贫穷父母 夫妻 第一次送子 第二次送子、索子 第三次送子、索子 索回女儿
多子没能力抚养 商量 请你收下吧 长子“是我接班人 就像把婆婆仍了 “太太担心”
贵妇人 无子 求子:过好日子 第一次得子 第二次得子、 第三次得女、还子 还女儿 也跟着悲伤
日子富足 继承家业 按约付钱 还子,高兴同意 “有些不高兴” “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
十、布置作业 将生活中的爱的故事形成文字,做在周记本上

问题提出

与解决

指导教师

意见

清晰有条理,课堂氛围较好,课堂效果较好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