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经开区教育局

中学

小学

幼儿园

手机版
综合办公
您的位置: 首页 >中学部>德育工作>德育科研>详细内容

文明教育还需从量化到质化

来源: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http://www.djxx.com.cn:9090/ 发布时间:2009-03-20 12:43:04 浏览次数: 【字体:

文明教育还需从量化到质化

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 郁科伟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习惯成自然。好习惯的养成,就是好素质的形成,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人成才会起到促进作用。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它是种种错误甚至罪恶的源头。很多时候大多数学生都知道哪些行为习惯是好的文明道德,哪些是不良的现象,甚至能将《中学生行为规范》流利地背诵出来。可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却常常看到不文明的现象把文明之花淹没。

现象一:上课铃响了,老师站在讲台前准备上课。台下的学生们却恍若未闻:有的还没进教室,有的在埋头写作业,有的在互相追逐,还有的高声叫嚷。

原因分析:“铃声响,进课堂,铃声停,课堂静。”这是每个小学生一年级都会接受的入学教育,为什么到了初一年级,学生们还是做不到呢?家长不重视,认为是学校的事——我不管;老师开始很生气,努力几次无明显改善时随他去——不再管;学生们觉得,父母不管,老师没辙,我没意见,我行我素有啥不好?——懒得改。其实孩子们有没有达到过这个要求呢?肯定有。老师见状鼓励过吗?一定有。可是,每个人都坚持了吗?没有。所以说要做到一次并不难,能分辨行为习惯的好坏也不难,能保持难的是一直做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长效性。

现象二:下课了,老师刚宣布下课,教室里沸腾起来:有的把书抛向空中,嘴里发出响亮的“耶!”;有的顾不得收拾学习用品,凑到一起唧唧喳喳说个不停;有的三五成群,在教室里你追我赶,还有的为一点小事,出口成“脏”,甚至摩拳擦掌、大打出手!

原因分析:首先有许多学生只会嘴上说尊重老师,其实并不是从心底里出发真正地爱戴老师;其次,许多学生的自理能力不强,思想上喜欢随波逐流,表现为不能及时收拾和准备学习用品;最后学生受社会不良影响较大,有电视媒体反面的因素,有社会不良现象的因素,还有家长的不会自我约束的因素。

学校不文明的现象还有很多,我不一一例举了。我想当务之急的是怎样引导初中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怎样逐步培养低年级同学的文明习惯,由对良好的文明道德行为习惯的了解识记层面上升到真正将其内化为行动的应用层面。

以上的这些让我们称为不文明的现象每天都重复发生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虽然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每天都在制止,但为什么还会屡禁不止呢?我们该如何从每天的纠错教育引导上升到学生自觉养成良好文明的行为习惯,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实际上我们在简单粗化的教育学生的同时,我们忽略了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受的学前教育都是不一样的。我认为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如果是一个能经常和孩子交流沟通,时刻在关注孩子成长的父母,那么她的孩子肯定也会像他的父母那样通情达理。相反,如果是一个经常在家里忍受父母谩骂的孩子,在他的身上,我们定能看到他的凶狠的另一面,他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应该是不文明。因而,让我们首先要拥有一个和谐的家庭

其次我们的德育内容的高深,脱离了初一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的抽象影响他们的理解,单一的标准影响学生多样化发展,道德教育与人格、心理塑造分离等。如果我们的德育教育能够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多联系实际,相信对道德行为的体验会更深刻。

再次学习压力、心理压力的增大,使得学生的精神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如果他们的情感得不到疏通,情绪得不到调节,他们就会用一种另类的行为来发泄,而破坏纪律,做一些不文明的事情,往往能使他们的心理感到平衡,心情得到舒缓。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引导疏通学生们的情绪压力。

有哲人说过,存在即是合理的。我认为我们只要仔细分析一个学生产生不文明现象背后的原因,再对症下药,相信,学生的文明行为会逐渐养成,学生会将对文明的判断力内化为文明的决策力,由认知文化道德的好坏向养成应用良好道德习惯的深度转变,文明一定离我们不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